Dockerfile是一个文本格式的配置文件,我们可以使用Dockerfile来快速创建自定义的镜像。Dockerfile内部包含了一条条的指令,每一条指令构建一层,因此每一条指令应当描述该层如何构建。层越多,效率越低,因此,创建镜像,层越少越好
Dockerfile结构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基础镜像信息维护者信息构建镜像的指令信息容器启动时执行指令信息
1.Dockerfile常用指令
Dockerfile指令通常是以大写形式书写
1.1 FROM
使用Dockerfile定制镜像,那么一定需要以一个镜像为基础,在其上进行定制,因此我们需要指定一个基础镜像,而FROM指令就是指定基础镜像,并且该指令必须是Dockerfile的第一条指令。
FROM [--platform=
FROM ubuntu:latest AS my-ubuntu
FROM可以在Dockerfile中出现多次,以创建多个镜像,或者将一个构建阶段用作是另一个构建阶段的依赖项。AS
1.2 RUN
RUN
RUN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executable为可执行程序,param1,param2分别为参数
RUN apt-get update
RUN ["apt-get","update"]
RUN指令会在当前镜像创建一个新层,并且将执行结果提交.
1.3 CMD
CMD ["executable","param1","param2"] (首选形式)
CMD ["param1","param2"] (作为ENTRYPOINT的默认参数)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shell命令形式)
在Dockerfile中,只能有一条CMD指令,如果出现多个CMD命令,则只有最后一个命令会生效。我们使用CMD指令指定容器运行时要执行的命令以及提供默认参数。如果我们指定Docker运行时的参数,CMD指令中默认参数可以被覆盖。
注意:CMD指令在镜像构建时不会执行任何操作。
1.4 LABEL
LABEL
LABEL指令可以为镜像添加元数据。我们可以使用LABEL指令来添加镜像的作者信息等
1.5 EXPOSE
EXPOSE
EXPOSE 8080
EXPOSE 8080/TCP
EXPOSE指令通知Docker容器在运行时监听指定的网络端口,可以指定端口的协议(TCP/UDP),如果不指定默认为TCP协议
1.6 ENV
ENV
ENV version=1.0 name=test
ENV指令可以设置环境变量,设置的环境变量可以在后续的构建阶段中使用
1.7 ADD
ADD [--chown=
ADD test.txt /mydir/
ADD test/ /mydir/
ADD指令可以从
如果
1.8 COPY
COPY [--chown=
# 复制文件到镜像中相对路径
COPY test.txt relativeDir/
# 复制文件到镜像中绝对路径
COPY test.txt /absoluteDir/
注意:COPY指令可以使用--from
如果
1.9 ENTRYPOINT
ENTRYPOINT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
Docker运行时,可以使用--entrypoint来覆盖ENTRYPOINT指令。Dockerfile中如果出现多个ENTRYPOINT指令,则只有最后一个生效。如果不使用--entrypoint参数,Docker运行时,由ENTRYPOINT启动的程序不会被docker run命令指定的参数所覆盖,而是将这些参数传递给由ENTRYPOINT启动的程序。
1.10 VOLUME
VOLUME ["/data"]
Docker运行会在宿主机生成数据卷并挂载VOLUME指令指定的位置。
1.11 WORKDIR
WORKDIR /path/to/workdir
WORKDIR指令为任意的RUN、CMD、ENTRYPOINT、ADD、COPY指令设置工作目录。如果指定的目录不存在,将会被默认创建。
WORKDIR指令在Dockerfile中可以多次使用,如果使用了相对路径,则后续路径会上一条的路径相对,例如:
WORKDIR /aa
WORKDIR bb
WORKDIR cc
RUN pwd
# pwd命令的输出路径将为/aa/bb/cc
WORKDIR指令,可以使用Dockerfile中显示设置的环境变量
ENV DIRPATH=/path
WORKDIR $DIRPATH/$DIRPATH2
RUN pwd
#pwd输出的路径为/path/$DIRPATH2,因为$DIRPATH2无法被识别
1.12 ARG
ARG
ARG指令定义了一个变量,构建镜像时,可以使用--build-arg
2.使用Dockerfile构建项目镜像
上下文目录:发出docker build指令所在目录就是上下文目录。默认情况下,docker会在当前目录中寻找Dockerfile文件,我们也可以使用-f参数来指定Dockerfile的位置。无论Dockerfile处于什么位置,上下文目录以及子目录的所有内容都会被发送到Docker daemon中。
我们创建一个SpringBoot应用
在pom.xml中配置Spring Boot Maven Plugin插件,并开启分层
使用分层特性创建优化的Docker Image
使用配置好的Dockerfile进行构建,假设Dockerfile在当前文件夹下,使用docker build .进行构建。
Dockerfile如下:
# 指定基础镜像,这是分阶段构建的前期阶段
FROM openjdk:11-jre as builder
# 执行命令的工作目录
WORKDIR apps
# 配置参数
ARG JAR_FILE=target/*.jar
# 将编译构建得到的jar文件复制到镜像空间中
COPY ${JAR_FILE} application.jar
# 通过工具spring-boot-jarmode-layertools从application.jar中提取拆分后的构建结果
RUN java -Djarmode=layertools -jar application.jar extract
# 正式构建镜像
FROM openjdk:11-jre
RUN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RUN echo 'Asia/Shanghai' >/etc/timezone
WORKDIR apps
# 前一阶段从jar中提取除了多个文件,这里分别执行COPY命令复制到镜像空间中,每次COPY都是一个layer
COPY --from=builder apps/dependencies/ ./
COPY --from=builder apps/spring-boot-loader/ ./
COPY --from=builder apps/snapshot-dependencies/ ./
COPY --from=builder apps/application/ ./
ENTRYPOINT java ${JAVA_OPTS} org.springframework.boot.loader.JarLauncher
参考链接: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current/reference/html/container-images.html#container-images